《冯友兰简介(曾在清华用红旗迎接毛主席)》正文开始,本次阅读大概2分钟。
前言
1949年,冯友兰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件,拆开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上司,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,送来的一张飞往台湾的飞机票。
但年过半百的冯友兰想都没想,直接将机票装好信封,回寄给了梅贻琦。
做完这一切后,他以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的身份,与师生们一起迎来了北平的和平解放。
这一年,这位哲学大师刚刚54周岁。
我要准备好红旗迎接毛主席
冯友兰其实出名很早,他在1919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,师从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,1924年获得了博士学位。
所以在1928年,冯友兰在清华大学文学院就已经成为闻名于世的哲学家。
冯友兰以弘扬民族传统为己任,使古老的中国民族文化大放光彩。
仅仅在上世纪30年代,他的著作《中国哲学史》《贞元六书》等以他独创的哲学体系,独特的哲学观点,为他自己在现代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,打下了不可动摇的根基。
但在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,他因为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,提出“新三统五德论”而被 *** *** 视为嫌犯抓捕入狱。
通过这件事情,冯友兰并没有和 *** 直接决裂,反而更加的谨小慎微开展自己的学术研究,到最后甚至因为他的学术名声,蒋介石都和他有所来往。
但不论怎么算,中国 *** 对冯友兰来说都不算陌生。
冯友兰的岳父任芝铭,早就以一位老同盟会员的身份加入了中国 *** ;他的外甥女孙维世,更是周恩来总理的养女……
这一切,使他早就对中国 *** 有了自己的了解和认知,并且坚定地站在中国 *** 一边。
早在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时期,冯友兰就婉言谢绝了周恩来要他远赴延安的邀请,而且充满信心地说:“我要在这里准备红旗,迎接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军队入城!”
而冯友兰尽自己更大努力,将完整的清华大学交给了新中国的真诚举动,更是说明了一切。
1949年10月1日, *** 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:“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”
这掷地有声。横穿千古的声音,让每一名炎黄子孙无不感到热血沸腾,扬眉吐气。
以 *** 主席为代表的中国 *** 人,实现了冯友兰多年期盼的“新命”志向,这正是这样,冯友兰对中国 *** ,对毛主席充满了信心和希望。
就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五天,冯友兰给 *** 写了一封信。
在信中,他向 *** 表示:他要和过去自己所熟悉的那套封建哲学,资产阶级哲学彻底决裂。
还表示要学习马克思主义,准备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、观点、 *** ,利用五年的时间,重新写一部中国哲学史——《中国哲学史新编》。
收到信的八天之后, *** 就提笔给冯友兰回了信:
友兰先生:
十月五日来函已悉。我们是欢迎人们进步的。像你这样的人,过去犯过错误,现在准备改正错误,如果能实践,那是好的。也不必急于求效,可以慢慢地改,总以采取老实态度为宜。此复,敬颂教祺!
***
十月十三日
当 *** 派专人将自己的回信转送到冯友兰手中,这让冯友兰感慨万分,他没想到 *** 真正亲自回信,而且速度也非常快。
冯友兰的眼眶湿润了,他的心更向 *** 贴近了,也是从这里开始, *** 和冯友兰两位哲学大师的坦诚之交开始了。
哲人的友谊也会有争议甚至误解,不如冯友兰就对 *** 回信中的那句“总以采取老实态度为宜”,总是想不通,甚至说是心里面不痛快。
然而,哲人毕竟是与时俱进的,随着时间的推移,和 *** 的接触,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逐渐了解,冯友兰也慢慢理解了 *** 在回信中那句话的真谛。
冯友兰也深刻地认识到,想要在五年之内,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,写出一部中国哲学史,这话真是肤浅至极。
他还明白, *** 在信中所说“采取老实态度”,就是要实事求是,绝不是哗众取宠。
因此,他也就把 *** 的回信,当成自己更大的关怀和鞭策。
于是,他开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,也信仰马克思主义,并且在与 *** 面对面的交流中,对 *** 产生了无限的崇敬和热爱,两人也逐渐拉近了长久隔阂的心灵。
冯友兰也准备运用马克思主义重新研究、消化中国哲学,同时也重新评估自己的哲学思想。
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
*** 的关怀,以及中国 *** 给予冯友兰的信任,使冯友兰觉得他过去所积累的知识对新中国还是有用的。
为了重新写一部中国哲学史,也为了培养一流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人才,他投入了全部的精力,并积极参与重要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,为新中国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发挥着自己的作用。
在印度、缅甸、瑞士、意大利、波兰、苏联等国家,他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外国友人的热情接待和尊重,从中他感到了新中国的伟大和国际地位真的在日益提高。
在1957年,这一年3月份,冯友兰被邀请参加中国 *** 全国宣传工作会议。
会上 *** 讲话,着重讲了知识分子问题,并继续强调贯彻“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”的方针。
分组讨论的时候, *** 和冯友兰分到一个小组,他所在的小组恰好在 *** 的居所菊香书屋。
这一天,冯友兰到 *** 住处去参加小组讨论,一进门, *** 就幽默地对冯友兰吟诵道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。”在场同志都笑起来,冯友兰也腼腆地笑了。
原来不久前,冯友兰在《光明日报》上发表了《论中国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》,在这篇文章中,他提出了古代哲学命题应分为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。
其中,抽象意义是可以继承的,而具体意义是不可继承的观点,并对《论语》其中的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”发表了一些新议论。
这一命题的抽象意义是指:无论学习什么东西,学完之后不断温习,就是十分快乐的事情,这是可以继承的。
但冯友兰还认为,孔子所说的学习内容是诗、书、礼、乐、春秋等,这是他的具体意义,是不必继承的。
所以,冯友兰的这一观点一经发出,在全国范围的哲学界引起了广泛热烈的讨论。
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 *** ,自然也注意到了冯友兰独特的思想。
毛向冯友兰说出了文章的重点,可见 *** 在百忙之中还关心他的研究成果,这使冯友兰很是兴奋。
有一天, *** 在小组散会后亲自送冯友兰出门,送到门口时, *** 紧紧握着冯友兰的手说:“友兰先生,好好地鸣吧,百家争鸣中你就是一家嘛,你写的东西我都看。”
1957年4月11日, *** 在与周谷城畅谈之后,又派秘书田家英把冯友兰及另外一些在京的哲学家,王方铭、贺麟、金岳霖等人约到 *** 顾年堂与他和周谷城共进午餐。
当饭菜端上来的时候, *** 风趣地说:“我这饭叫四面八方人马饭,其中有各种的米,还有许多豆类,人、马都可以吃,所以叫人马饭。”
吃饭期间, *** 与冯友兰等人谈笑风生,无拘无束,边吃边谈着哲学研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。
*** 问冯友兰:“刚才找你找不到,你是在上课吗?”
冯友兰回答说:“不是上课,今天是我夫人姐姐任锐同志的周年,我上她的墓地扫墓去了!”
*** 接着问道:“任锐同志是孙维世的妈妈吗?”冯友兰点点头:“是的。”
其实,我们从 *** 邀请的人员来看,他们都是中国科学界有名望的人物,冯友兰能被邀请参加,这说明 *** 对冯友兰以及他的学问是相当尊敬与认同的。
饭后, *** 又如待老朋友一般,将他们一直送出丰泽园的大门,看着他们驱车而去。
和 *** 主席在一起无拘无束,讨论学术,还共进午餐,这让冯友兰想起了在 *** 统治时期,他以学界名流身份与, *** 总裁蒋介石一起吃饭时那种小心谨慎,如履薄冰的心情。
其实, *** 这次请客,是以邀集几位学者一起,探讨当时逻辑讨论中提出的一些问题为由,鼓励大家在科研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。
当时,哲学界正在围绕周谷城写的《形式逻辑与辩证法》一文展开讨论,周谷城感到很孤立。
*** 却很赞赏周谷城的文章,在吃饭的时候, *** 对周谷城和冯友兰说:“你们两个人的观点很接近,可以做学术上志同道合的朋友。”
*** 还对大家说,搞科学研究,必须实事求是,独立思考,他强调“不能让自己的脖子上长别人的脑袋”。
他还说道:“即使对老师,也不要迷信。”这样, *** 就从根本上指出了学术讨论应该坚持的原则立场,以其哲人的智慧,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,同时也保护了学术讨论中占少数却比较正确的一方。
无疑,对这些学者投入百家争鸣,是一次很大的鼓励。
祖孙三代参加会议
冯友兰一边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,一边撰写《中国哲学史新编》,并于1962年和1964年分别出版了第1册、第2册,冯友兰的工作也得到了 *** 的肯定与关注。
1962年,在全国政协会议上,冯友兰作了长篇发言,着重谈了自己这些年认识与思想水平的提高和写《中国哲学史新编》的情况及将来的计划。
政协会议结束时, *** 和其他 *** 人与到会代表合影留念,照相的时候,冯友兰恰好站在 *** 和 *** 座位的背后中间位置。
过来就座的 *** 一看见冯友兰,就亲热地拉着他的手说:“你的身体比我的身体好啊。”
冯友兰连忙回答说:“主席,您的年龄比我大。”
*** 笑着摇摇头说:“不行了,我已经露出老态了。” *** 又关切向冯友兰地问询了他编写《中国哲学史新编》的写作情况。
两人闲聊之间,站在 *** 身边的周恩来总理插话向 *** 介绍说:“这次开会,冯先生是三代同堂,任芝铭是他的岳父,孙维世是任老的外孙女,是第三代。”
听到周恩来总理的话, *** 高兴地点点头,冯友兰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。
这次会议结束以后,冯友兰特地写了一首以作纪念的七言诗作为纪念。
诗中记叙了 *** 对他的关怀及勉励,记叙了自己一家三代并列盛会的荣耀,也表达了冯友兰自己对 *** 、对中国 *** 的爱戴与追随。
1963年,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会开会,闭会的时候, *** 又接见了参加会议的学者们。
在场的记者又拍下了 *** 与冯友兰握手时的照片,所以冯友兰手中,又多了一张自己和毛主席的合照以留作纪念。
在他身边还站着周扬、刘大年、周子同几人,冯友兰对这张照片一直小心珍藏,并专为此相写下了一副对联在学术界流传颇广的对联:
拱手感关怀,三人并列文、史、哲。
*** 明任务,一笔齐扫帝、反、修。
对于这篇对联,它表达了冯友兰对 *** 亲切关怀的感激与怀念,也点明了照片上与会者的各自身份,当时刘大年是文学史专家,周予同是史学家,而冯友兰自己则是哲学家。
文、史哲并列,体现了 *** 对中国社会科学的关心。
冯友兰把 *** 主席对自己的关怀,视为浩荡的春风;把中国 *** 比作天上的日月,这也说明了对中国 *** 和毛主席的崇拜与敬仰。
从此以后, *** 和冯友兰再也没有直接见面的机会,但他们二人始终还保持着书信来往,进行精神交流。
*** 也对不少知名学者采取了保护措施,把他们解放出来,继续进行学术研究,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,冯友兰也是其中一名得到了 *** 特殊关心的人。
在一次特别会议上, *** 专门谈到了冯友兰,他亲自指出:“对他这样的学者不要做得太过分,要给出路,不给出路不是无产阶级的政策。”
之后又进一步强调,要允许冯友兰、谈家祯这样的学者著书研究。
*** 的关怀,使冯友兰得以避开那段特殊时期的风雨冲袭,又回到了平静的书桌前。
1976年9月9日, *** 与世长辞,出于对领袖的缅怀,对 *** 所给予的关怀和友情的深切怀念,冯友兰在悲痛中写了一首挽诗:
神州悲痛极,亿兆失尊亲。一手振华夏,百年扶昆仑。
不忘春风教,长怀化雨恩。犹有鸿文在,灿烂照征尘。
*** 主席逝世的时候,冯友兰已是81岁的老人了。
在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一个明媚宜人的春天里,冯友兰在北京大学三松堂书斋中,他以病弱之躯,继续进行着当年 *** 一再关心的《中国哲学史新编》的写作。
时间走到了1989年,从1949年给 *** 写信,表示自己准备写书开始,冯友兰用了整整40年的时间。
终于在他逝世之前完成了这一长达140多万字、6卷本的著作,实现了建国伊始他向 *** 许下的诺言。
仅仅一年之后,也就是1990年11月26日,这位中国现代哲学大师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