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孩子暑期玩手机无法自拔?这位妈妈给孩子定的10条手机使用家规值得学习!》正文开始,本次阅读大概2分钟。
现在正值暑假期间,很多同学估计又陷入到手机漩涡中无法自拔,这个时候家长使尽浑身解数好像也没起什么作用,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位美国妈妈,在儿子13岁生日那天,给孩子买了一部iPhone手机的同时,写给儿子的一封信,在信中定下了18条使用手机的规定,这其中反映出来的一些教育理念,其实更值得我们学习。
亲爱的儿子:
现在你已经骄傲地成为一部智能手机的拥有者了。太棒了!你是一个的、有责任心的13岁男孩,理应得到这份礼物。不过在接受这份礼物的同时,你还得遵守一些规章制度。
请把下面的使用合约从头至尾读一遍。我希望你能明白,我的职责是把你培养成一个发展、身心健康、对社会有益的年轻人,从而能够适应新技术且不被其左右。
如果你没能遵守下列约定,我将终止你对这部手机的权。
第一条:这是我的手机,我花钱买的。但我愿意借给你使用,你是不是应该对我心怀感激?
解读:这是财产权问题。
在西方,父母的财产是父母的,和孩子无关,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理念。
父母给孩子买了生活用品,财产权仍然属于父母,孩子应该感恩。
这跟我们的孩子向父母索取天经地义,不给就躺在地上打滚,父母如果做不到,还觉得对不起孩子,真的有着天壤之别。
第二条:我要永远知道手机密码。
解读:这是知情权问题。
不仅仅是由于父母拥有手机的权,所以父母才有权知道手机的密码。
更重要的是,13岁的孩子属于未成年人,作为家长应该享有孩子秘密的知情权。
手机作为孩子的社交工具,里面隐藏有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信息,家长有权知道,此时隐私权应该小于知情权。
第三条:如果电话响了,就接。它只是一个电话。学会用正确的态度讲电话。如果屏幕上显示妈妈和爸爸的来电永远不能忽视不接。
解读:这是礼貌的问题。
手机可以和人交流,当然会涉及社交礼仪。我们的孩子需要注意的,恐怕不只是接电话这一点吧。
具体到父母身上,孩子要及时回应父母的关心。
第四条:每天晚上7:30(周末9:00)准时把手机交给父母。它会在晚上被关闭,并在早上7:30再次开启。当你想打别人的住宅电话,又不希望对方的家长接听,那么也不要用手机打或者发短信去。仔细聆听并尊重其他家庭,因为我们也希望能得到同样的尊重。
解读:要尊重别人。
在别人的休息时间,尽量不打扰对方。这个,我们很多大人也应该学学啊!#p#副标题#e#
第五条:手机不能带去学校。和你那些手机短信里的朋友好好当面交谈吧。这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技能。学校早放,郊游和课外活动的情况,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解读:不能让手机影响学习。另外,语言比文字更容易交流,沟通效果更好。
第六条:如果它落入马桶,摔破在地上,或消失在稀薄的空气中,你将负责更换或修理。请通过修剪草坪,帮人看娃,私存一些生日收到的钱来解决维修费用。手机总会有要修理的整天,你应该有所准备。
解读:这涉及到财产权、责任意识、劳动获取报酬的问题。
我们从小就知道损坏公物要赔偿,其实,损坏家里的东西也要赔偿。孩子造成了财务损失,要通过自己劳动挣钱补偿。
比如里根总统小时候由于违规燃放炮竹被警察罚款,就是父母借给了他罚金,11岁的他打了半年工才还清了父亲的钱。
这跟我们儿子犯错老子承担,惩罚儿子老子掏钱相比,显然更有教育意义。
第七条:不要使用手机来欺骗或愚弄别人。不涉及伤害他人交谈。不熟悉的人可以先做朋友,不要轻易的掏心掏肺。
解读:做人要诚实善良。
第八条:如果你不愿意当面说的话,同样不要通过短消息、电子邮件或者打电话说。
解读:直接沟通是较好的解决问题方式,要勇敢面对,不要回避。
第九条:如果你不能把这话当着对方的父母大声说出来,也不要通过短消息,电子邮件或者打电话说。
解读:父母才是较亲近的人。有问题先自己反思,然后和父母沟通,没有什么事情是朋友可以知道而父母不可以知道的。
第十条:不看色情信息。搜索阅读你会公开与我分享的网络信息。如果你有问题,问别人较好是我或者你爸。
解读:未成年人不涉黄,这在都是底线。
显然,这封信不仅是一个母亲约束孩子使用手机的宝典,更反映出一位母亲完整的教育理念。其实仔细看看,这位母亲从做人到做事的那些要求,简直就是一部中小学生守则!
只不过,她是以手机为载体,把那些抽象的名词更具体化了而已。家长们认真研究一下这18条手机使用家规,也许能够悟出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