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风有信,秋月无边。
亏我思娇的情绪好比度日如年。

水浒传之一回(高俅发迹)

《水浒传之一回(高俅发迹)》正文开始,本次阅读大概6分钟。

《水浒传》第一回:高俅发迹

北宋哲宗年间,东京开封府有一个姓高的破落户子弟,排行第二,从小不务正业,喜欢使枪弄棒,尤其擅长踢气毬,人们不叫他高二,便称他“高毬”。他觉得“毬”字不雅,改成了“俅”。

高俅终日在酒楼茶馆厮混,吃喝嫖du,无所不精。于是,就有一些不长进的富家子弟喜欢拉他一起玩耍。他也乐得跟在他们后面,出些歪点子,鼓动他们大把大把地花钱。时间久了,终于引起家长们的恼怒,被一张状纸告到府衙门。府尹判他杖二十,驱逐出东京城。高俅无奈,只好去淮西临淮州投奔一个开du坊的闲汉。那闲汉名叫柳世权,与高俅臭气相投。高俅在他那儿住了下来,帮他一起聚众du博,搞得乌烟瘴气。

一晃三年多过去了。那一年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哲宗皇帝心里十分高兴,下旨大赦天下。高俅得到消息后,收拾行李,准备返回东京。临行,柳世权写了一封信,介绍高俅去投靠他的亲戚董将仕。董将仕是个药铺老板,为人安分守己,哪里敢接纳高俅这样的无赖?不过,情面难却,就留他在家里住了几天,然后,找个借口,把高俅转荐给了小苏学士。小苏学士见了高俅也觉得头疼,正愁没地方安置他,忽然想起了一个人,此人是哲宗皇帝的妹夫,人称小王都太尉,是个十足的 *** ,声色犬马,无所不爱,想必他会喜欢高俅这样的人物。于是,小苏学士写了一封推荐信,把高俅介绍了过去。

小王都太尉见了高俅,果然十分喜欢,留他在府内做亲信随从。高俅每天跟在小王都太尉 *** 后面进进出出,很受赏识。一天,小王都太尉生日,请他的小舅子端王到家里来喝酒。端王是哲宗皇帝的弟弟,人称九大王,也是个风流人物。喝酒的时候,他无意中看见书桌上放着一对羊脂玉碾成的镇纸狮子,十分喜欢,拿在手里不停地观赏。小王都太尉见端王喜欢这一对玉狮子,便对他说道:“还有一个配套的玉龙笔架,做得更精巧,只是不在手边。明天拿来后,一起给你送去。”端王十分高兴,连连称谢。

第二天一早,小王都太尉取出玉龙笔架,和那两只玉狮子一起,用盒子装好,吩咐高俅给端王送去。高俅来到了端王府,端王正好在跟几个小太监踢气毬。高俅不敢打扰,便站在一边恭候。说来也巧,端王一个闪失,毬踢飞了,滚到高俅脚下。高俅一时胆大,一个鸳鸯拐,把毬送还给端王。端王大喜,一定要高俅下场陪他一起玩毬。高俅起初不敢,后来,禁不住端王再三催促,斗胆下场踢了儿脚。端王看了连连喝彩。高俅见端王喜欢,便抖擞精神,使出全身解数,把那气球踢地上下飞舞,如同粘在身上一般。端王从未看到过如此高超的毬艺,喜出望外,哪里肯放他回去?当即吩咐高俅在宫中过夜。第二天,端王把小王都太尉请到宫里,和他商量要把高俅留下来做自己的亲随。小王都太尉一心想巴结这个小舅子,当然一口答应,高俅就此成了端王的亲信随从。

《水浒传》第一回:高俅发迹

没多久,哲宗皇帝驾崩。由于哲宗皇帝没有儿子,就由端王继位,立帝号为徽宗。徽宗即位以后,因高俅伴驾有功,就胡乱封了他一个殿帅府太尉的官衔。高俅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做这样的大官,接到圣旨后,笑得合不拢嘴,挑了个吉日良辰,走马上任去了。

上任那天,高俅内心十分得意。因为太尉是掌管天下兵马的高级官员,按照惯例,要有军功的人才能当此重任。高俅没当过半天兵,行军打仗一窍不通,哪来的军功?所以,皇帝颁旨任命他为太尉时,朝中大臣一个个面面相觑,就像活吞了一只大苍蝇一样,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个“不”字。一想起当时的情景,高俅就忍不住要笑。看来,在皇帝身边当差,也跟在一般的阔佬家里帮闲差不多,只要哄得主子高兴,其他什么人都不必放在眼里。

俗话说“新官上任三把火”,更何况是恶奴做了主人,高俅一进殿帅府,就把架子搭得十足。众将官上前参拜,他也不答礼,只是眼睛半开半闭地斜倚在太师椅上。等众将参拜完毕,他从值日官手中拿过花名册,一一点过,见少了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,脸上不由掠过一丝阴险的笑容。原来,高俅初学棍棒时,曾在王进的父亲王升手中栽过跟头,被王升打了一棒,趴在床上四个月不能动弹。如今王升已去世,这笔陈年帐得由他儿子来还。说来也合该有事,这阵子恰巧王进身体不舒服,请了半个月的病假,未能前来参拜。高俅正好借此机会发作,当即差人去传唤王进。

《水浒传》第一回:高俅发迹

王进传到之后,高俅当着众将官的面,把王进一顿臭骂,连带他父亲王升,也一起骂到。开始时,王进还以为是自己未来参拜,得罪了殿帅,后来,听他大骂父亲王升,觉得纳闷,便悄悄拾头看了一眼,这才弄清楚,新任太尉居然就是当年被父亲打过的泼皮高二,不由得暗暗吃惊,知道今天的事情不会善了。于是,王进伏在地上不吱声,任他去骂。高俅越发得意了,骂了半天,不解恨,又大声吆喝着,要把王进拉下去重打。幸亏王进平时人缘极好,大家实在看不过去,有个胆大的便站出来求情,其余的人见有人领头,也都纷纷跟上。一时间,大殿上跪满了人。高俅看了,心头发怵,怕触犯众怒,只得作罢。临走,他还恨恨连声地指着王进说:“你这个贼,今天看在众将份上,饶过你一次,明天再和你算帐。”

王进回到家里,愤闷不已:俗话说“不怕官,只怕管”,高俅为人歹毒,最是记仇,在他手下任职,早晚难免一死,自己在边关延安府有不少朋友,延安府不受高俅管辖,只有躲到那里,也许可以避开高俅的迫害。于是,王进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全部告诉了母亲。母子俩抱头痛哭,连夜收拾行李,弃家出逃,直奔延安府而去。

《水浒传》第一回:高俅发迹

一路上,母子俩饥餐渴饮,晓行夜宿,提心吊胆地走了一个多月,眼看延安府就要到了,不料,途经华阴县史家村时,母亲因疲劳过度,突然病倒,王进进退两难,十分焦急。幸亏当地有一家大户,主人史太公古道热肠,对他们母子十分同情,收留他们在家住宿,每天好饭好菜款待、还请了医生来为他母亲治病。由于史太公的照顾,王进母子生活暂时安定下来,母亲的病也渐渐有了好转。

史太公的老伴早已去世,只有一个儿子,名叫史进。史进从小酷爱武艺,又喜欢纹身,手臂上、肩膀上以及胸前背后总共绣了九条龙,人称“九纹龙”,也是一个热情豪爽的汉子。王进穷途末路,难得遇见好人,对史太公救了母亲的性命,内心自然十分感激。他见史进好学,就收史进为徒,精心指点,以报答太公的恩德。史进也非常勤奋,学了棍棒又学刀枪。师徒俩性情相投,相处得十分融洽。

《水浒传》第一回:高俅发迹

不知不觉,半年多过去了。王进看母亲身体已经康复,史进的武艺也有了相当的火候,因想到自己是出逃的人,不宜久留,于是,便择日辞别史家父子,到延安府投军去了。

赞(225)
【声明】:本博客不参与任何交易,也非中介,仅记录个人感兴趣的内容,内容均不作直接、间接、法定、约定的保证。访问本博客请务必遵守有关互联网的相关法律、规定与规则。一旦您访问本博客,即表示您已经知晓并接受了此声明通告。本博客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,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,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,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。如果本文导致的版权问题以及内容纠错问题请联系站长QQ:1004619 | 点此给我发送邮件
本文标题:水浒传之一回(高俅发迹)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1004619.com/nn/shczyhgqfj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