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(王安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)》正文开始,本次阅读大概9分钟。
公元1069年,继位仅有两年的宋神宗赵顼,把一个叫王安石的人,提拔成了参知政事(副宰相)。
已经年近知天命之年的王安石,对于这个任命并不感到意外,因为两年前神宗刚继位时,他就被这个20岁的年轻从家乡请了回来。
宋神宗把王安石请回来的原因,和这次他把王安石提拔为宰相的原因都一样,想借助王安石来“变法”。
其实最初想在大宋变法的,并不是神宗而是王安石。
那一年王安石还不到不惑之年,而神宗只不过是个十岁的孩。
当时王安石的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》,虽然没有被仁宗相中,但这篇长达万字的改革倡议书,却很可能让神宗对王安石有了最初的印象。
那么王安石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官不做,要跑去倡议改革呢?他一个读书人,难道不知道商鞅、王莽、李斯这些改革家无一善终吗?
这一切还要从他这个人和这个时代说起。
公元1021年12月18日,王安石出生于一个小官宦之家,这时大宋当家人,是开启了大宋用钱买太平的宋真宗赵恒。
一年后,宋真宗驾崩,他给后世留下了八个字“澶渊之盟”和“东封西祀”。
前四个字表面上代表了大宋的耻辱,但实际上,大宋的后来的稳定发展,却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此。后四个字一般人虽然不常听到,但是它却在大宋的衰落上,踹了狠狠的一脚。
史书中有关王安石的记载很多,不过大家的关注点,一般都在他的早慧上,而实际上对王安石影响更大的,是他经常跟着四处为官的父亲四处奔波。
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,王安石在跟随父亲奔波的路上,对宋真宗说的“书中自有黄金屋”有了新的认识,原来美好的东西,真的只存在于书里。
行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,王安石生活在儒学重新崛起的宋代,但是他见识了无数面黄肌瘦的基层劳苦大众以后,他心里开始对“盛世”有了不一样的看法,虽然他当时还只是个路人,但是他的心里那颗“改革变法”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。
公元1037年,王安石跟随父亲进京,开始为进入大宋的体制做铺垫,他的才华得到了欧阳修等人赞赏,不过王安石并不太开心,因为他从欧阳修的表情中看到了一丝忧愁,他后来得知,欧阳修的好友范仲淹试图变法而被贬,欧阳修本人也受到了牵连。
公元1042年,王安石通过考试进入了体制,范仲淹因为抵御西夏有功而青云直上,考入了体制的王安石本有机会留在中央,但他却选择去了地方,范仲淹本可以身处高位安享晚年,但他却决定冒险一搏。
随后的日子里,王安石踏踏实实的在地方勤政,而范仲淹却一头扎进了轰轰烈烈的变法,正当王安石期盼大宋能因变法而浴火重生时,庆历新政却忽然夭折。
失势的范仲淹和欧阳修,背着黑锅去了地方,欧阳修寄情于山水,写下了《醉翁亭记》,范仲淹矢志不渝作出了《岳阳楼记》,王安石在记住“先天下之忧而忧”后,又继续埋头苦干。
范仲淹和欧阳修此时还不知道,一个基层的大宋公务员,将在未来接过他们手里的改革大旗,他们更不会想到,这个人的改革力度,让他们这些曾经的改革家,都望而却步。
公元1051年,在基层踏实肯干,且出了不少政绩的王安石,被时任宰相的文彦博看中,不过王安石却拒绝了文彦博对他的越级提拔,日理万机的文彦博只好笑笑作罢,此时的他不会想到,若干年后,他会因为这个自己曾经相中小人物,而不得不被被迫离开中枢,为他的变法让路。
一直自认为被埋没的人才,一定是真的无才。除了文彦博之外,欧阳修也想把这个晚辈提拔到中央,但是王安石依然婉拒,因为他心中的大树,还没有长大。
公元1067年,20岁的宋真宗登上了皇位,而曾经发起改革的范仲淹,已经离世15年,当初他的铁杆支持者欧阳修……虽然名声更胜,但是却没有再步好友的后尘。宋神宗坐在龙椅上,看着暮气沉沉的大宋朝廷,希望能有人站出来改变这一切,但他目光所及之处,尽是躲闪的目光。
他只好把目光放得更远一点,终于他发现了一人,那个人在他10岁时,曾想推动改革,奈何官微言轻,而后他把自己的野望藏在了心里,开始故意疏离中枢,当神宗望向他时,他正以守孝等借口遁于江湖。
当年,神宗就派人把他起复,然后又调至中枢,两人开始探讨一个可能会改变大宋的大计,最初时,王安石应该是拒绝的,因为他知道,他的改革不一定真能改变大宋,但是一定会给自己引来骂名,甚至可能会让自己晚节不保。
但人生在世,除了活个生死,有些人还想活个对错。于是两年后,他在明,神宗在暗,一场变法开始像星星之火,开始在大宋燃开,火光中,神宗希望大宋能在自己手里涅槃重生,而王安石,则希望自己能成为一把干柴。
后世的谭嗣同曾说“变法则富”,然后他用一腔热血成就了“戊戌六君子”之名,为中国的崛起点燃了一处星火,鲁迅曾说“改革,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。”,于是他拿着每个月300块钱的工资,只敢“彷徨”而不敢真的“呐喊”。
当年的神宗,只看到了变法改革的好处,却低估了变法的艰难,因此改革一受挫,他就开始躲藏得更深,而王安石早就看透了变法的危险,所以当困难来临时,他只是轻轻的说了声“天变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”。
若干年后,人们已经不太记得,当年“王安石变法”还有另一个名字,以神宗年号为名的“熙宁变法”,现在又有谁还会记得那个冒失的年轻人;而王安石这轻飘飘的15个字,却跨越了千年,在新中国变得振聋发聩。
近千年前,王安石的变法以失败告终,而有关他失败的原因,分析的著作数量,应该不亚于《红楼梦》的各种臆测,不过有关他这个人当时这么这么做,面临多大的困难,他又付出了多少,了解的人却并不多,我们对于他的了解,更多的其实是他的诗作。
有人在诗中,看出了他的豪迈“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缘身在更高层”,也有人在诗中,看出了他的婉约“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。”还有人看出了他的悲愁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?”,而我看到的,是另一个王安石“宁吾庐独破受冻死,不忍四海寒飕飕。”。
上学时,老师嘴里的王安石,是一个不在乎外观的“邋遢大王”,长大后听人说,他是个一心变法的“拗相公”,而现在,我心里的王安石,是一个,想在儒家已然成势的大宋,独自举起法家旗帜的烈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