萝芙木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
为夹竹桃科植物萝芙木的根。定植2~3年便可采挖,以10月份采收生物碱含量较高。先离地面10cm左右砍断茎杆,清除枝叶,将根挖出,抖去泥土,粗根切成1cm厚的薄片,细根砍成短节,晒干即成。
【原形态】
灌木,高1-3m。全株平滑无毛。小枝淡灰褐色,疏生圆点状皮孔。叶通常3-4片轮生,稀对生;叶柄长0.5-1cm;叶片质薄而柔,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4-14cm,宽1-4cm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楔形或渐尖,全缘或略带波状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;侧腺弧曲上升,无皱纹。聚伞花序呈三叉状分歧,生于上部的小枝腋间;总花梗纤细,长2-4cm,花梗丝状,长约5mm;总苞片针状或三角状;花萼5深裂,裂片卵状披针形,绿色;花冠白色,呈高脚喋状,上部5裂,卵形,冠管细长,近中部稍膨大;雄蕊5,花丝短,花药线形,背部着生;花盘环状;子房由2柱离生心皮所组成,花柱圆柱形,柱头短棒状,基部有一环状薄膜。果实核果状,离生或合生,卵圆形至椭圆形,熟后紫黑色。种子1颗。花期5-7月,果期4月至翌年春季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态环境:生于低山区丘陵地或溪边的灌木丛及小树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 性味苦;微辛;性凉
炮制净制: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切片、干燥。
性状根呈圆柱形,略弯曲,长短不一,直径约至3cm,主根下常有分枝。表面灰棕色至灰棕黄色,有不规则纵沟和棱线,栓皮松软,极易脱落露出暗棕色皮部或灰黄色木部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,切断面皮部很窄,淡棕色。木部占极大部分,黄白色,具明显的年轮和细密的放射状纹理。气微,皮部极苦,木部微苦。以质坚、皮部味极苦者为佳。
萝芙木的效果 功效
为夹竹桃科植物萝芙木的根。用于感冒发热,头痛身疼,咽喉肿痛,高血压,眩晕,失眠。
主治清热,降压,宁神。主感冒发热,头痛身疼,咽喉肿痛,高血压,眩晕,失眠。
用法用量 内服:煎汤,10-30g。 外用:鲜品适量,捣敷。 注意禁忌《广西药植图志》:有胃病及气血虚寒者忌用。
萝芙木的药方 ①治感冒头痛、身骨疼:假辣椒、土茯苓、土甘草(又名天星蔃、白点秤)各二至三两。煎汤,一日三次内服。(《广西药植图志》) ②治腰痛:十八爪根一两。泡酒服。 ③治高血压:十八爪根一两。煨水服。 ④治喉痛:十八爪根适量,切细,含嚼。(②方以下出《贵州草药》) ⑤治高血压,头痛,失眠,眩晕,高热,胆囊炎,跌打损伤,毒蛇咬伤:萝芙木根二至三钱。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