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春藤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
为五加科植物常春藤的茎、叶。茎叶干用在生长茂盛季节采收,切段晒干;鲜用时可随采随用。
【原形态】
多年生常绿藤本,长达20米。茎光滑,嫩枝上有柔毛如鳞片状,借气根攀援他物。单叶互生,革质光滑;营养枝的叶三角状卵形至三角状长圆形,长2~6厘米,宽1~8厘米,全缘或三裂,基部截形;花枝和果枝的叶椭圆状卵形、椭圆状披针形,长5~12厘米,宽2~6厘米,先端尖,全缘,基部楔形,叶柄长1~5厘米。伞形花序,伞梗长1~2厘米,具棕黄色柔毛;花柄长5~10毫米,无节,有柔毛;花萼有5齿;花瓣黄绿色,5片,卵圆形;雄蕊5,与花瓣交错排列;子房5室,花柱联合成短柱形,果实圆球形,浆果状,黄色或红色。花期8~9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野生于山野,多攀援于大树或岩石上,庭园常有栽培。分布华北、华东、华南及西南各地。
性味味辛;苦;性平
性状茎呈圆柱形,长短不一,直径1-1.5cm,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,有横长皮孔,嫩枝有鳞片状柔毛;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裂片状,黄白色。叶互生,革质,灰绿以,营养枝的叶三角状卵形,花枝和果枝的叶椭圆状卵形、椭圆状披地形。花黄绿以。果实圆球形,黄色或红色。气微,味涩。
常春藤的效果 功效
为五加科植物常春藤的茎、叶。主治风湿性关节炎,肝炎,头晕,口眼歪斜,衄血,目翳,痈疽肿毒。
经脉归肝;脾;肺经
主治祛风,利湿,平肝,解毒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肝炎,头晕,口眼歪斜,衄血,目翳,痈疽肿毒。
①《纲目》:主风湿流注疼痛,及痈疽肿毒。 ②《本草再新》:治肝郁,补脾利湿,去风滑痰,通行经络,行血和血,并能理气。 ③《草木便方》:治小儿慢惊,风痰。除刀伤犬咬毒。 ④《分类草药性》:治筋骨疼痛,风湿麻木,泡酒服。能洗疮毒。 ⑤《开宝本草》:平肝顺气,明目,治头晕。 ⑥《四川中药志》:治眼生云翳及肝炎。 ⑦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治小儿白癣肿毒。 ⑧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活血,舒筋,解毒。治风湿性关节炎。肝炎,跌打损伤,狂犬咬伤等。 用法用量 内服:煎汤,6-15g,研末;或浸酒,捣汁。 外用:适量,捣敷或煎汤洗。常春藤的药方 ①治肝炎:常春藤、败酱草,煎水服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 ②治关节风痛及腰部酸痛:常春藤茎及根三至四钱,黄酒、水各半煎服;并用水煎汁洗患处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 ③治产后感风头痛:常春藤三钱,黄酒炒,加红枣七个,水煎,饭后服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 ④治疗疮黑凹:用发绳扎住,将尖叶薜荔捣汁,和蜜一盏服之。外以葱蜜捣敷四围。(《圣惠方》) ⑤治一切痈疽:龙鳞薜荔一握。研细,以酒解汁,温服。利恶物为妙。(《外科精要》) ⑥治衄血不止:龙鳞薜荔研水饮之。(《圣济总录》) ⑦托毒排脓:鲜常春藤一两,水煎,加水酒兑服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 ⑧治疔疮痈肿:鲜常春藤二两,水煎服:外用鲜常春藤叶捣烂,加糖及烧酒少许捣匀,外敷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 ⑨治口眼歪斜:三角风五钱,白风藤五钱,钩藤七个。泡酒一斤。每服药酒五钱,或蒸酒适量服用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 ⑩治皮肤痒:三角风全草-斤。熬水沐浴,每三天一次,经常洗用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 ⑾治脱肛:常春藤二至三两,水煎熏洗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