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蜀葵花【中药】【中医百科】

Apr 15,2025 1 0

黄蜀葵花

黄蜀葵花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

本品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干燥花朵。

性状

本品多皱缩破碎,完整的花瓣呈三角状阔倒卵形,长7~10cm,宽7~12cm,表面有纵向脉纹,呈放射状,淡棕色,边缘浅波状;内面基部紫褐色。雄蕊多数,联合成管状,长1.5~2.5cm,花药近无柄。柱头紫黑色,匙状盘形,5裂。气微香,味甘淡。

【性味与归经】

甘、寒。归肾、膀胱经。

【功能与主治】

清利湿热,消肿解毒。用于湿热壅遏,淋浊水肿;外治痈疽肿毒,水火烫伤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

内服,煎汤,10~30g;研末内服,3~5g。 外用适量,研末调敷。

黄蜀葵花的效果 功效

本品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干燥花朵。用于湿热壅遏,淋浊水肿;外治痈疽肿毒,水火烫伤。

注意禁忌

孕妇忌服。

黄蜀葵花的药方 ①治砂石淋:黄蜀葵花一两。炒,捣罗为散,每服一钱匕,食前米饮调下。(《圣济总录》独圣散) ②治痈疽仲毒恶疮:黄蜀葵花,用盐掺,取入瓷器密封。经年不坏,患处敷之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蜀葵膏) ③治汤火灼伤:用瓶盛麻油,以箸就树夹取黄葵花,收入瓶内,勿犯人手,密封收之,遇有伤者,以油涂之。(《经验方》) ④治小儿口疮:黄葵花烧末敷。(《肘后方》) ⑤治小儿木舌:黄蜀葵花(为末)一钱,黄丹五分,敷之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) ⑥治小儿秃疮:黄蜀葵花、大黄、黄芩等分。为末,米泔净洗,香油调搽。(《普济方》)

相关信息:

相关搜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