辣椒【中药】【中医百科】

Apr 15,2025 1 0

辣椒

辣椒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

本品为茄科植物辣椒或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实。夏、秋二季果皮变红色时采收,除去枝梗,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

一年生草本,茎高45~75厘米。单叶互生;叶片卵状披针形,长5~9.5厘米,宽1.5~2厘米,全缘,先端尖,基部渐狭,延入叶柄;叶柄长。花1~3朵,腋生,白色;萼广钟形,先端5齿;轮状花冠,径长9~15厘米,5裂,裂片长椭圆形,镊合状排列,较冠筒长;雄蕊5,有时6~7枚,插生于花冠近基部处,花药长圆形,纵裂;雌蕊1,子房2室,少数3室,花柱线状。浆果成熟后变为红色或橙黄色,形状与大小;经栽培后,变异很大,有长圆锥形、灯笼形或球形等;果梗长可至3.5厘米,直立或下垂,先端膨大,萼宿存。种子多数,扁圆形,淡黄色。花期6~7月。果期7~10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。

性状

干燥成熟的果实,带有宿萼及果柄。果皮带革质,干缩而薄,外表鲜红色或红棕色,有光泽。内部空,由中隔分隔成2~3室,中轴胎座,每室有多数黄色的种子;种子扁平,呈肾形或圆形,直径达5毫米。气特殊,具催嚏性,味辛辣如灼。

【性味与归经】

辛,热。归心、脾经。

【功能与主治】

温中散寒,开胃消食。用于寒滞腹痛,呕吐,泻痢,冻疮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

内服:入丸、散,0.9~2.4克。 外用:煎水熏洗或捣敷。

辣椒的效果 功效

本品为茄科植物辣椒或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实。用于寒滞腹痛,呕吐,泻痢,冻疮。

注意禁忌

阴虚火旺及患咳嗽、目疾者忌服。

辣椒的药方 ①治痢积水泻:辣茄一个。为丸,清晨热豆腐皮裹,吞下。(《医宗汇编》) ②治疟疾:辣椒子,每岁一粒,二十粒为限,一日三次,开水送服,连服三至五天。(吴县《单方验方选编》) ③治冻疮:剥辣茄皮,贴上。(《纲目拾遗》) ④治毒蛇伤:辣茄生嚼十一、二枚,即消肿定痛,伤处起小泡,出黄水而愈.食此味反甘而不辣。或嚼烂敷伤口,亦消肿定痛。(《百草镜》)

相关信息:

相关搜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