橘【中药】【中医百科】

Apr 15,2025 1 0

橘

橘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

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实。10-12月果实成熟时,摘下果实,鲜用或冷藏备用。

【原形态】

橘,常绿小乔木或灌木,高3-4m。枝细,多有刺。叶互生;叶柄长0.5-1.5cm,有窄翼,顶端有关节;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,长4-llcm,宽1.5-4cm,先端渐尖微凹,基部楔形,全缘或为波状,具不明显的钝锯齿,有半透明油点。花单生或数朵丛生于枝端或叶腋;花萼杯状,5裂;花瓣5,白色或带淡红色,开时向上反卷;雄蕊15-30,长短不一,花丝常3-5个连合成组;雌蕊1,子房圆形,柱头头状。柑果近圆形或扁圆形,横径4-7cm,果皮薄而宽,容易剥离,囊瓣7-12,汁胞柔软多汁。种子卵圆形,白色,一端尖,数粒至数十粒或无。花期3-4月,果期10-12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态环境:栽培于丘陵、低山地带、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。 资源分布:在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均有栽培。 性味

甘;酸;平

橘的效果 功效

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实。主治消渴,呕逆,胸膈结气。

经脉

肺;胃经

主治

润肺生津,理气和胃。主消渴,呕逆,胸膈结气。

用法用量 内服:适量,做食品;亦可蜜煎,酱葅,或配制成药膳。 外用:适量,搽涂。 注意禁忌

风寒咳嗽及有痰饮者不宜食。

相关信息:

相关搜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