鸭涎【中药】【中医百科】

Apr 15,2025 1 0

名称

Duck salia

鸭涎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

为鸭科动物家鸭的口涎。以生姜少许,塞入鸭口中,将其倒悬,即有口涎流出,收集鲜用。

【原形态】

家鸭,家禽。嘴长而扁平,颈长,体扁。翅小,覆翼羽大。用面如舟底。尾短,公鸭尾有卷羽4枚。羽毛甚密,色有全白、栗壳、黑褐等不同。公鸭颈部多黑色而有金绿色光泽,且叫声嘶哑。脚矮,前3趾有蹼,后1趾略小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态环境:鸭喜合群,胆怯。无飞翔力,善游泳。主食谷类、蔬菜、鱼虫等。 资源分布: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,定型的3个类型为北京鸭、金定鸭(卵用麻鸭)、高脚鸭(卵肉兼用型)。 性味

味淡;性平

鸭涎的效果 功效

为鸭科动物家鸭的口涎。用于异物哽喉,小儿阴囊被蚯蚓咬伤肿亮。

经脉

肝;胆经

主治

异物哽喉。用于异物哽喉;小儿阴囊被蚯蚓咬伤肿亮。

①《海上方》:治小儿痓风,头及四肢皆往后,以鸭涎滴之。又治蚯蚓吹小儿阴肿,取雄鸭涎抹之。 ②《食物本草会纂》:谷芒刺喉,饮鸭涎。 用法用量

外用:适量,含漱或涂敷。

相关信息:

相关搜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