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贵州侗寨梳妆盒的年代,见图片》正文开始,本次阅读大概8分钟。
传统样式的奁常被人视为工艺品收藏。中国古代的奁多用漆木或陶制成,战国至唐朝、宋朝年间以圆形、矩形或多边形常见,大多分层,后来发展成为可以开合的梳妆镜匣。由于奁在中国古代常用作女子出嫁时的嫁妆,所以“奁”和“妆奁”也常用来借代嫁妆。梳妆箱即“官皮箱”,南方俗称“梳妆箱”。是一种体量较少制作较精美的小型庋具,是从宋代的镜箱演进出来的,它上有开盖,盖下约有10厘米深的空间,可以放镜子,古代用铜镜,里画有支架。再下有抽屉,往往是三层,抽屉前有门两扇,箱盖放下时可以和门上的子口扣合,使门不能打开。最下是底座,是古时的梳妆用具。镜奁即“镜箱”,盛放梳妆用具的匣子。又称“镜匣”、“妆奁”,也指装着镜子的梳妆匝。见“镜籢”。 《急就篇》卷三:“镜籢疏比各异工。” 颜师古 注:“镜籢,盛镜之器,若今镜匣也。” 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上·光烈阴皇后》:“帝从席前伏御牀,视太后镜奁中物,感动悲涕。” 刘禹锡 《伤往赋》:“寳瑟僵兮弦柱绝,瑶台倾兮镜匳空。” 龚自珍 《最录南唐五百字》:“镜籢屑桂,阆鷁搴蓉。” 庾信 《镜赋》:“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