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辽宁高跷鼓的产生发源地?》正文开始,本次阅读大概6分钟。
辽南高跷鼓与辽南高跷 可以说,没有辽南高跷,就没有辽南高跷鼓。 辽南高跷是高跷的一种,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。 当时,冀、鲁、豫连遭大旱,大批灾民涌入辽南,促使辽南庙会越发兴盛。庙会期间,人们娱乐的方式之一就是踩高跷。上世纪初,辽南高跷达到鼎盛,传播到东北各地,还派生出的“海城高跷”、“盖州高跷”和“营口高跷”等分支。 辽南高跷以双人对舞为主,表演内容主要分为“大场、清场、小戏”三部分。 所谓大场,通俗点说,就是先圈一个表演场地,头跷(武丑打扮,是全队的指挥)拿着马鞭,带领全队围着场边跑边亮相,并做“盖跷”(空中碰响木跷)等高难动作,其他演员在队形变换中扭逗一番。 清场,则是表演的主要部分,多为表现爱情生活,其间,“头跷”献技时,要表演牵马、掸水、刷毛等备马过程,以及骑在马上飞奔的各种动态。若是渔翁打扮的“老生”上场,所展现的一个“绝活”,就是吹一口气,把下巴上长长的白胡须吹起来,直吹到它和嘴巴呈一条直线,行话叫“嘘口功”……清场演毕,是后大场,类似“谢幕”,所有演员上场,场面欢快热烈。 值得一提的是,新中国成立后,辽南高跷“走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