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哪些山茶古树?》正文开始,本次阅读大概7分钟。
中国古代山茶文献中最早记载的山茶古树,是唐代成稿的《南诏画卷》。它描述了地处云南的两株山茶古树:“奇王之家……瑞花两树,生于舍隅,四时常发,俗云橙花……”。文中“橙花”即云南白族语言中“茶花”的汉字读音,至于所称“瑞花”则是由于佛家认为山茶是祥瑞之花。无锡市园林局夏泉生先生结合图卷和文字卷所作的严谨考证后认为:“早在南诏奇王细奴逻开国立诏(654年)之前,在这位蒙舍诏王庭院里的两个圆形花坛中,就已栽培着两株高数丈、干粗40厘米、盛开着大朵红色鲜花的古山茶树……”。可见,距今1500年前的南朝宋代孝建元年前后,我国云南白族先民已首开了云南山茶人工栽培的先河。
明代崇祯年间御史黄宗昌编撰的《崂山志》,记载了明初著名道士张三丰曾于山东崂山手植一株“耐冬”(中国分布最北的古山茶):“永乐年间张三丰者,尝自青州云门来于崂山下居之。色邑中初无耐冬花,三丰自海岛携出一本,植于庭前,虽隆冬严雪,叶色愈翠。正月即花,蕃艳可爱,龄近二百年,柯干大小如初。”这株植于太清宫三官殿的耐冬山茶,估算树龄约600年。这与史志记载为张三丰于永乐年间所植,时间完全吻合。很可惜,这株山茶古树已于20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