梗通草【中药】【中医百科】

Apr 15,2025 1 0

梗通草

梗通草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

为豆科植物田皂角茎的木质部。9~10月采收。连根拔起,除去枝叶、根和茎的顶端部分,剥去茎皮,取髓状的木质部,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

田皂角,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,高30-100cm,无毛;多分枝。偶数羽状复叶,互生;托叶膜质,披针形,长约1cm,先端锐尖,小叶20-30对,长圆形,长3-8mm,宽1-3mm,先端圆钝,有短尖头,基部圆形,无小叶柄。总状花序腋生,花少数,总花梗有疏刺毛,有粘质;膜质苞片2枚,边缘有锯齿;花萼二唇形,上唇2裂,下唇3裂;花冠黄色,带紫纹,旗瓣无爪,翼瓣有爪,较旗瓣稍短,龙骨瓣较翼瓣短;雄蕊10枚合生,上部分裂为2组,每组有5枚,花药肾形;子房无毛,有子房柄。荚果线状长圆形,微弯,有6-10荚节,荚节平滑或有小瘤突。花期夏秋,果期10-11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态环境:生于潮湿地或水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。 性味

淡、微苦;凉;平

炮制

去净灰尘及残根,抢水洗净,润4~5小时,切成斜片,晒干。

性状

干燥茎的木质部分,呈圆柱形,顶端渐细,直径1~2厘米;表而平滑,具细密的纵横纹理,乳白色,质轻松软,折断面白色,不平整,中央有小孔洞;有时茎的基部具棕黄色须根。以粗壮质软、色白干燥者为佳。

梗通草的效果 功效

为豆科植物田皂角茎的木质部。治水肿,热淋,热病烦渴,小便赤涩,乳汁不下。

经脉

肝;膀胱经

主治

清热,利湿,通淋,下乳。治水肿,热淋,热病烦渴,小便赤涩,乳汁不下。

①《饮片新参》:清化湿热,利水通淋。 ②《安徽药材》:清湿热,消水肿,下乳,催生。治淋病,小便不利,热病烦渴,难产。 ③《药材资料汇编》:通肠利便,退热止渴。治鼻塞,明目,通关节。 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6-15g。

注意禁忌

《饮片新参》:溲多者忌用。

相关信息:

相关搜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