丝瓜子【中药】【中医百科】

Apr 15,2025 1 0

丝瓜子

丝瓜子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

为葫芦科植物丝瓜的干燥成熟种子。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
性味

微甘,平。

性状

干燥种子呈扁平的椭圆形,长约1.2厘米,宽约7毫米,厚约2毫米。种皮灰罴色至黑色,边缘有极狭的翅,翅灼一端有种脊,上方有一对呈叉状的突起。种皮稍硬,剥开后可见有膜状灰绿色的内种皮包于子叶之外。子叶2片,黄白色。气无;味微苦。

丝瓜子的效果 功效

为葫芦科植物丝瓜的干燥成熟种子。用于水肿,石淋,肺热咳嗽,肠风下血,痔漏,便秘,蛔虫病。

主治

清热利水,通便,驱虫。主水肿,石淋,肺热咳嗽,肠风下血,痔漏,便秘,蛔虫病。

①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苦者:主大水,面目四肢浮肿,下水,令人吐。甜者:除烦止渴,治心热,利水道,调心肺,治石淋,吐蛔虫。 ②《医林篆要》:治肠风,痔瘘,崩漏,下乳。 ③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通大便。 用法用量 内服:煎汤,6~9 g,或炒焦研末。 外用:研末调敷。 注意禁忌 ①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若患脚气、虚胀、冷气人食之病增。 ②《得配本草》:脾虚者禁用。 ③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孕妇忌用。

丝瓜子的药方

治腰痛不止:丝瓜子仁炒焦,擂酒服,以渣敷之。(《妇人良方补遗》)

相关信息:

相关搜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