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谷虫【中药】【中医百科】

Apr 15,2025 1 0

五谷虫

五谷虫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

为丽蝇科动物大头金蝇及其近缘动物的幼虫或蛹壳。7~9月间收集,装入布袋,在流水中反复漂洗,使虫体内容物排除尽净,然后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

大头金蝇,成虫绿蓝色,头顶部黑色。头部宽,复眼大,深红色。角角褐色。胸腹部带有紫色光泽。幼虫成熟时黄白,前端尖细,后端截平,体表有由小棘形成的环,后气门略高出表面,较偏于上方,气门环不完全,后气门间距不大于后气门的横径;;前气门具有10-13个指状突起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态环境:成蝇夏季发生最多,喜居户外,喜食甜品、瓜、果、新鲜粪便、腥臭物质。幼虫孳生在稀的人粪垃圾、腐败物质中,食粪及腐烂动物。以蛹越冬,主要在茅厕或粪坑附近土表下面。 资源分布:全国均有分布。 炮制

拣净杂质,簸净泥土,用文火炒至微黄色。

【性味与归经】

咸、寒。归脾、胃经。

【功能与主治】

健脾消积,清热除疳。主疳积发热,食积泻痢,疳疮,疳眼,走马牙疳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

内服,煎汤,3~9g; 外用:研末搽敷。 性状

干燥虫体,扁圆柱形,头部较尖,长1~1.5厘米,宽2~3毫米。黄白色,有的略透明。质松脆易碎,断面多空泡。以体轻、干净、谈黄白色、无臭味者为佳。

五谷虫的效果 功效

为丽蝇科动物大头金蝇及其近缘动物的幼虫或蛹壳。用于疳积发热,食积泻痢,疳疮,疳眼,走马牙疳。

注意禁忌

凡虚寒者忌用。

五谷虫的药方 ①治一切疳疾: ㈠六月取蛆,淘净,入竹简中封之,待干研末。每服一、二钱,入麝香,米饮服之。 ㈡蛆蜕,米泔逐日换浸五日,再以清水换浸三日,晒焙为末,入黄连末等分,每半两入麝香五分,以獖猪胆汁和丸,黍米大。每服三、四十丸,米饮下。(《圣济总录》) ②治热痢吐食,因服热药而致者:蛆,流水漂净,晒干为末。每服一钱,米饮下。(《纲目》) ③治唇疔:五谷虫,研末,香油调敷。(《本草便读》)

相关信息:

相关搜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