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楞子【中药】【中医百科】

Apr 15,2025 1 0

瓦楞子1

瓦楞子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

本品为蚶科动物毛蚶Arca subcrenata Lischke 、泥蚶Arca granosa Linnaeus或魁蚶Arca inflata Reeve 的贝壳。秋、冬至次年春捕捞,洗净,置沸水中略煮,去肉,干燥。

性味

咸,平。

炮制 1.瓦楞子《圣惠方》:细研。《品汇精要》:洗去土,研细如粉。现行,取原药材,用水洗净,捞出,干燥,碾碎。生品用于散瘀消痰。 2.煅瓦楞子《串雅补》:煅。《医醇賸义》:煅研。现行,取净瓦楞子置适宜容器内,于无烟的炉火中,煅至酥脆,取出放凉,碾碎。煅瓦楞子用于制酸止痛。 3.醋瓦楞子《本草拾遗》:壳烧,以米醋三度淬后,乾坤令坏。《日华子》:凡用,取陈久者炭火煅赤,米醋淬三度,出火毒,研粉。《丹溪心法》:煅,醋煮一昼 夜。现行,取净瓦楞子置适宜容器内,于无烟的炉火中煅至酥脆,取出倒入醋内,使醋淬均匀,晾干,研成细粉。每瓦楞子100kg,用醋30kg。 4.盐瓦楞子 取净瓦楞子轩适宜容器内,于无烟的炉火中,煅至酥脆,取出,倒入盐水内淬均匀。瓦楞子每100kg,用食盐1.2kg。 性状 毛蚶:略呈三角形或扇形,长4~5cm,高3~4cm。壳外面隆起,有棕褐色茸毛或已脱落;壳顶突出,向内卷曲;自壳顶至腹面有延伸的放射肋30~34条。壳内面平滑,白色,壳缘有与壳外面直楞相对应的凹陷,铰合部具小齿1列。质坚。无臭,味淡。 泥蚶:长2.5~4cm,高2~3cm。壳外面无棕褐色茸毛,放射肋18~21条,肋上有颗粒状突起。 魁蚶:长7~9cm,高6~8cm。壳外面放射肋42~48条。

瓦楞子的效果 功效

本品为蚶科动物毛蚶、泥蚶或魁蚶贝壳。 主治痰积,胃痛,嘈杂,吐酸,癥瘕,瘰疬,牙疳。

经脉

归肺经、胃经、肝经。

主治

化痰,软坚,散瘀,消积。治痰积,胃痛,嘈杂,吐酸,癥瘕,瘰疬,牙疳。

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烧过醋淬,醋丸服,治一切血气,冷气,癥癖。 ②《日用本草》:消痰之功最大,凡痰隔病用之。 ③《丹溪心法》:能消血块,次消痰。 ④《纲目》:连肉烧存性,研敷小儿走马牙疳。 ⑤《医林集要》:去一切痰积,血积,气块,破癥瘕,攻瘰疬。 ⑥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用于小儿佝偻病,肺结核,淋巴结核等症。 ⑦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:制酸止痛,治溃疡病。 用法用量 内服:煎汤,9~15g,宜打碎行煎;研末,每次1~3g;或入丸、散。 外用:适量,煅后研末调敷。

瓦楞子的药方 ①治胃痛吐酸水,噫气,甚则吐血者:瓦楞子(醋煅七次)九两,乌贼骨(海螵蛸)六两,广皮(陈皮)三两(炒)。研极细末,每日三次,每次服二钱,食后开水送下。(《经验方》) ②治一切气血癥瘕,次能消痰:瓦垄子烧,以醋淬三度,埋令坏,醋膏丸。(《万氏家抄方》瓦垄子丸) ③治临经阵痛血不行,按之硬满,属实痛者:瓦垄子(煅红色,醋淬七次)、香附、桃仁、牡丹皮、川芎、川大黄、当归、红花。酒糊丸。(《女科指掌》瓦楞子丸) ④〈经验方〉治胃痛吐酸水,噫气,甚则吐血者:瓦楞子(醋煅7次)270克,乌贼骨(海螵蛸)180克,广陈皮(炒)90克.研极细末,每日3次,每次服6克,食后开水送下。 ⑤乌附白芨方(《余景谋方》)主治十二指肠溃疡。取乌附片(附子)6克,白芨(白及)30克,肉桂6克,干姜6克,煅瓦楞15克,广木香6克,佛手6克,甘草6克。加水500毫升,浓煎至100毫升,加糖和防腐剂适量。每日空服2次,每次50毫升。 ⑥治急性胃炎 煅瓦楞子9g,良姜(高良姜)3g,香附6g,甘草6g。共研末。每服6g,日服2次。(《青岛中草药手册》) ⑦治痰饮 以瓦楞子壳(即海蚶子),不拘多少,炭火煅,研末,候栝蒌黄熟时,正捣和瓦粉作饼子,晒干为末。用蜜汤调一钱,或入诸药为丸,其效过于海粉多矣。(《古今医统》) ⑧治烧烫伤 将煅瓦楞子研成细末,加冰片少许,用香油调匀,涂患处。(《山东药用动物》) ⑨治皮肤刀伤及冻疮溃疡 瓦楞子30g,冰片15g。共研末外敷。 ⑩治外伤出血 煅瓦楞子研末外敷。(9~10方出自《青岛中草药手册》)

相关信息:

相关搜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