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如何识别和防治豇豆煤霉病?》正文开始,本次阅读大概8分钟。
豇豆煤霉病又称豇豆叶霉病,是豇豆上的常见病害。除豇豆外,还可为害菜豆、蚕豆、豌豆、大豆等豆科作物。主要为害叶片,茎蔓、荚也可受害。发病初期在叶两面生赤褐色小点,后扩大呈圆形或多角形褐色病斑。病、健交界不明显。湿度大时,病斑上生灰黑色霉层(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),叶背病斑上霉层厚。病斑多,相互连片时,引起早期落叶,仅留顶部嫩叶,病叶小,结荚少。豇豆煤霉病病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的豇豆尾孢菌。发病规律:病菌以菌丝块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。第二年春季,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即可产生分生孢子,随气流或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,引起发病。田间有多次再侵染。当温度25~30℃,相对湿度85%以上,或遇高湿多雨,或保护地高温、高湿且通气不良,是发病的重要条件。防治方法:①农业防治。合理密植,施足腐熟有机肥,增施磷、钾肥;注意田间卫生,发病初期应及时摘除病叶及收获后清除病残体,带出田外,集中烧毁,减少病源;田间注意通风,防止湿度过大;保护地要通风,透气排湿降温。②药剂防治。发病初期用40%多硫悬浮剂400倍液,或50%多菌灵500倍液,或50%混杀硫悬